《就業服務法修正草案》於立院通過初審,提案修法的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接受《NOWnews今日新聞》訪問時表示,目前求職網站多偏向資方,薪資多以面議一筆帶過,造成求職者議價空間被壓縮,為照顧廣大求職民眾與求職新鮮人,草案中規定雇主招募、僱用員工,工資為 4 萬元以下者,未事先公開薪資或主動通知求職者薪資狀況者,可處 6 萬元以上30 萬元以下罰款,希望能避免勞資雙方資訊不對等,並提供求職者更多保障也避免求職曠日廢時。

去年主計處公布全台月薪不到 3 萬元者高達 327 萬人,然而各大求職網等皆有許多不保健食品代工合理的狀況,而最不合理的狀況即是許多僅須具備基礎技能之工作仍需面議薪資(如行政助理等);同時,社會新鮮人往往畢業後仍不知自己的職能狀況,導致議價空間極度限縮,往往即以「依照公司規定」為其答覆,這也因此導致某些不肖資方刻意壓低薪資,薪資面議也成為了社會普遍低薪的幫凶之一;除此之外,若面議待遇並非謀職者所期望的,則謀職者有可能浪費許多時間成本在面試、通勤以及許多交通費的開銷。

在法規設計層面上,林為洲表示,薪資面議還是有它必要的存在,但面議制度要適用在專業保健食品代工人才、且已熟稔市場行情的人,而不適用在一般較基層性的工作,因此他認為應從近年來第一次求職起薪平均數往上提高作為門檻,而目前台灣第一次求職起薪落於三萬六千多元,故修法訂定 4 萬元當作門檻,使業者在最低薪資 4 萬元以下之求職廣告及公告求職者之通知上,明確附有告知義務,清楚揭示工作最低起薪之數額。

現代人因為生活壓力大、作息不正常,加上美食誘惑,垃圾食物又特別好吃。無論是求心安或是追求健康,常常會吃保健食品,似乎吃了B群、魚油、綜合維他命、益生菌,或是各種名稱的複方保健品就會保持身體健康。許多保健食品沒有經過大型臨床試驗,或是只經過動物實驗就宣稱有療效,亦缺乏長期追蹤評估是否有副作用,吃多不見得有效還可能傷身!一般民眾於日常飲食之外,為了保健或營養補充等需求,往往會去購買冠上「健康食品」名號的相關產品。需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許可,才可以稱為「健康食品」。健康食品定義為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之「保健功效」,並標示或廣告具該功效,非屬治療、矯正人類疾病之醫療效能為目的之食品。

林為洲推動《就業服務法修正草案》,去年五月份時衛環委員會初審時,勞動部表示仍有待評估及需要彙整各界意見而無疾而終,而衛環照委陳宜民再次排案審查,經討論後初審通過,可望於本會期進行二、三讀通過,往後求職新鮮人若有遇到最低薪資為 4 萬元以下仍需面議之狀況,即可向勞動部檢舉。

林為洲強調,希望修法能讓低起薪工作薪資更加透明化,藉此促進勞資雙方能夠有更對等的議薪空間,也讓社會新鮮人無須再多方打聽詢問,浪費彼此的金錢與時間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保健食品代工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ndelf120wt7 的頭像
    mendelf120wt7

    mendelf120wt7的部落格

    mendelf120wt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